這是喜事集藝術聚落的〝尋寶圖”,找到集章處蓋章領獎品
這份〝尋寶圖”繪製的挺有朝氣的!
跟貓貓打招呼....
我的童年生活在一個或許連都市人都不知道的地方,名喚喜樹!
這裡伴隨我太多兒時回憶,長大後我們全家也遷移到市區生活,
但爸媽仍然會回喜樹菜市場賣碗粿,也因為這樣長大後雖然搬出喜樹,
但從沒跟喜樹切斷連結,一直都有喜樹最新動態消息,
知道我的家鄉要辦起「喜事集藝術聚落」,當下真的好開心,
爸媽總是會告知我哪個地方彩繪的進度、哪個地方佈置的多漂亮,
總讓我聽的津津樂道,知道爸媽也要為這次喜事集〝逗老內〞賣碗粿,
當下聽了真雀躍,一直在期待這天的到來,想必熱鬧極了!
「喜事集藝術聚落」最讓我感動的是當地居民扮演起素人藝術家,
且都是婆婆媽媽參與,熱心又好學、
熱情又樂觀的人生態度,是我要學習地方,
期許以後我到了婆婆媽媽這年紀,還不忘初衷做自己,
社區媽媽彩繪花器與馬賽克拼貼,把喜樹老街點綴的挺有朝氣的,
在南區區公所的計畫下也帶領專業藝術團隊,
繪畫幾個主要的景點以及形象設計,
社區媽媽與藝術團隊還有當地居民一起努力點綴喜樹,
這樣的景象確實是喜樹人所擁有的特質-熱情與人情味,
真要感謝這些幕後的參與者與指導老師還有藝術團隊的用心,
讓這次的活動辦得如此成功,也讓我們這些遷居在外的人們,
再次回到自己的故鄉,看見煥然一新的喜樹,
似乎又再次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
期許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而不是只有曇花一現,
而是要越來越復甦,讓外地人知道這社區的熱情與團結力,是不可小覷。
「車仔寮」是指以前喜樹的車站,
這件作品是重現當時早期「車仔寮」的輕便車樣貌
喜事集讓「店仔」重現人潮....真是莫名興奮
這是喜樹社區特色,這個絲瓜棚重現當年的兒時回憶
我家的碗粿攤位直接在舊家的庭院擺攤,
很多人都說在我家的庭院吃碗粿很有FU....
我忙到幾乎要手舞足蹈了....
此照片來自「喜事集」喜樹藝術聚落臉書
爸爸辛苦背影...爸爸是我的驕傲!
喜樹早期有條老街叫「車仔寮」是喜樹的車站,
早期都是用人力推車,當時稱「輕便車」,
周遭會有許多人挑扁擔到「車仔寮」擺攤,
是當時早期喜樹最熱鬧繁華的地方,
沿著254巷進來就會進入早期的「店仔」,
「店仔」是早期喜樹的菜市場,沿街有雜貨店、餅鋪、魚販、黑輪店
、菜販、米商店、文具店等等...喔..當然少不了我家的碗粿,
隨著時代變遷漸漸菜市場才遷移到萬皇宮旁,
人們買賣漸漸也移到新的菜市場,但仍舊有些店家在市場收攤後,
還是會在「店仔」擺放一些菜給居民挑選,
就像我家一樣也是會擺放一些碗粿給附近居民購買,
但日子久了這個「店仔」也因新的菜市場,
大家漸漸的遺忘了給居民方便的保留菜販、碗粿,
所以這個保留的習慣也就沒了,從此真正失去了「店仔」.....
我挺喜歡這句「喜樹到 喜事到」
可以看見地上、牆上都是彩繪,到處遍滿黃槿花
小步洋樓
愛的傳令皮雕藝品
手工餅乾
造型氣球攤位,他們還可以變出一對天使翅膀耶...
音樂表演
這幅彩繪牆很夯,消失的「店仔」....
喜樹音樂表演廳
很謝謝這次的互動策略品牌形象設計團隊,
把喜樹的聚落重新建構起來,
辦了一場「喜事集藝術聚落」就落在這「車仔寮」與「店仔」,
從「車仔寮」開始入口就看見用鑄鐵烙印「喜樹老街」四個字,
旁邊寫上「喜樹到喜事到」,緩緩走進老街可以看見地上、牆上都是彩繪,
到處遍滿黃槿花,黃槿花是早期喜樹常種植的樹,
開滿遍地的黃槿花就成了喜樹的特徵,
慢慢走到轉角就是「店仔」了,
這些超辛苦又熱情的幕後團隊找來許多獨創商品擺攤,
每攤都充滿特色,有古著衣、手工餅乾、瓷器品、古早餅、婚紗、
音樂表演、手工飾品、手工茶飲等等...
我最喜歡看百和王子的表演,
只要抓到空檔一定走去喜樹老街看百合王子跳舞
有看見嗎?喵喵走過...嘻嘻
但我最中意的攤位是藝術表演的【百合王子】,
個子不高卻跳起肚皮舞充滿魅力,
畢業自樹德科大藝術表演係,喜歡到各地表演跳舞給大家看,
年紀輕輕很有自己的想法,他透露接下來會到澳洲打工遊學,
喜歡他用自信的眼神與充滿律動的身體,
揮灑他身上那股青春的氣味,
或許我也學舞,知道舞蹈這條路不好走,
所以我特別有感觸,在他打開的旅行箱裡投下小小金額,
期許【百合王子】勇於追求自已在乎的事,越來越更好!
挺喜歡這張,尤其是婦人騎車經過讓這張照片更有FU...
這些超逼真的魚型包真讓人愛不釋手....
我買了紅色的魚...超搭牛仔褲的....
此照片來自「喜事集」喜樹藝術聚落臉書
「喜事集」喜樹藝術聚落,
從喜樹老街254巷延伸到黃金海岸旁的340巷
此照片來自「喜事集」喜樹藝術聚落臉書
為了讓喜樹老街更完整性,延伸到濱海公路的彩繪堤防上,
充滿各式各樣的彩繪牆,當天開幕還配合農產品攤位,
使得黃金海岸周邊好不熱鬧,也擺了好多攤位,
飾品、童玩、植栽、手工餅乾等等...
還有這次的亮點就是樂活媽媽自己開創魚形、高麗菜、紅龜粿、
豬肉等等形狀的包包,每個包包都好有趣,
詢問度最高開賣就賣出亮眼成績,
這也符合早期喜樹是一個農業、漁業、牧業多元的聚落,
隨時代轉變,各行業都有些許轉變,
現在遺忘的卻慢慢找回且轉變成幽默設計,
還是一群婆婆媽媽的創意,真讓人不得不佩服,
人生就是要這樣快活、熱情、樂觀過,
只要有心,凡事都不嫌晚!這些媽媽的精神態度是我的榜樣,
當以後我在創作上遇挫折,
我腦子裡一定會把這些婆婆媽媽的畫面拿出來再度回想,
我想我會應該更勇敢。
我們在最古厝與巷弄中拍的很開心,
都不知道我的家鄉的景怎麼拍都好好看....
喜樹這個小地方當然也少不了許多古厝保留可觀賞,
只可惜保留完整的並沒有很多,
唯獨蔡氏宗祠《濟陽》古厝最沒有被破壞,
屋頂瓦片、樑柱都保留的很完整,
杉木幾乎沒有被蛀蟲破壞,是我認為最有價值的古厝,
但其餘的古厝雖沒有保留完整也算是一種頹廢美,
在鄭家宗祠大門上的《滎陽傳芳》是書卷與扁額的造型,
引起婚紗業者來此地拍攝,
陽光灑下把古厝點綴的如此美侖美奐,
現代與復古的衝突美感,讓人充滿無比的想像。
「喜事集藝術聚落」連續兩週假日的活動完美落幕了,
真的真的很感謝這次為這活動幕後付出的居民與團隊,
沒有他們我也體悟不到原來我的家鄉有這麼一群熱情又熱心的居民,
以及原來喜樹有這麼多景拍起來都特別漂亮,
我以前從不知道我的家鄉喜樹巷弄可以拍出這麼美,
這些都歸功這次活動讓我再次看見自己的家鄉如此動人,
期待還有下一次的喜事集活動!
最後這活動集滿章,附上一張祈福卡,寫上心願之後可以去領獎品喔!
這是第一週領的獎品,手作DIY祈福燈,
下頭應該還要穿上兩顆珠子,但珠子的洞口太小只好放棄穿珠子
第二週的獎品是一套明信片,上頭都是喜樹藝術聚落的景點
PS.小小的喜樹因阿嬤魚包包,
帶來很多慕名而來找阿嬤買魚包包的觀光客,
卻也帶來有些商家山寨版的魚包包(質感較差),
請來到喜樹一定要找到正版阿嬤的魚包包,是阿媽製作的喔!
「喜事集阿嬤文創小魚包」找這個名字才對喔!
by the way....
這是2008年還在姑婆家的廚房記錄爸爸炊碗粿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