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至從2008年開始辦起高雄設計節,我幾乎都參與,
每次看展都特別有收穫,總能在當下吸收到不同資訊,
但有一年實在辦得好糟糕,論空間、佈展、動線與策劃內容都讓人大失望,
現今資訊實在很發達,台灣的設計雜誌這麼多元,從書中就可取得許多資訊,
那年全部的作品幾乎百分之85%我都在設計雜誌閱讀過,
當下在看這個展覽,就覺得沒有從中吸收到最新訊息,
當時我帶第一次觀賞高雄設計節的買小政先生猛說對不起啦....
後來我再也不太信任高雄設計節,學會先看今年主題跟策劃是誰,
再決定要不要看展,去年去了一趟成大看「Maker Faire」展覽,
才知道這幾年很流行「自造者運動」,
今年高雄設計節「野設計」主題主要是以探索自我創造者為主題,
當中有一個主題野設計製造所,就是展現設計者無限創意與數位製造完成,
台灣設計者在自造者運動中似乎表現的不差,
讓我充滿好奇所以決定去看高雄設計節!
今年野設計規劃三大主軸,
「野展覽」以製造不馴服、環境不馴服、體制不馴服三大主題呈現,
「野Fun城市」以創意逛大街從老商行到文創空間,
找尋不同時代的野精神,
「野Fun駁二」是以論壇、工作坊、獨立音樂、
創客秀用野精神來跳脫既有的生活模式。
這次的野設計展覽讓我看見許多年輕的設計家展現他們無限創意,
創作者侃侃而談他們的創作理念,會讓我越看越有感覺,
這些年輕設計者很優秀且創作理念真令我驚喜,
總讓我好佩服他們的才華!
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台灣設計者曾群貿的作品「義肢.易肢.藝肢」
照片取自網路
野設計製造所(製造不馴服),以現今很流行「自造者運動」透過3D數位製造,
創造有價值且有功能實用性的作品,
讓人眼睛一亮的「義肢.易肢.藝肢」台灣設計者曾群貿,
只在五金行找幾個適合的螺絲帽與水管當骨架,
利用3D列印製作義肢外觀,
他希望能幫助從小就沒有腿,又在經濟沒有許可下無法裝義肢的人,
可以利用最少的金額就可以擁有義肢,
致力製作醫療方面設計,
我非常喜歡這樣的創作理念,年紀很輕卻好了不起!
讓人驚喜的真的好多,Laser dye是來自台灣的施惟捷所設計,
以雷射控制和手作染布以光學方式,
透過雷射投影機和感光墨水,
可在布上畫出向宇宙那樣奧妙的圖像。
還有香港設計家葉穎綸的作品Table Tailor,
一台設計的非常有型,可以縫紉、紙樣繪製、
編織的裁縫機器,真讓人嘖嘖稱奇。
動力雕塑挺有趣的!
照片取自網路
透過軟體利用計算機數控,可以在蛋型上彩繪圖案。
照片取自網路
追蹤藝術家拉坏過程的手部運動與姿勢,3D列印陶瓷。
照片取自網路
美國更多好玩有趣的作品,例如動力雕塑,由電腦控制,
移動的幅度決定了空間,就算擺放在室內也恰如其分,
這好好玩,雕塑既然會動耶!
Egg-Bot是個很酷的工具,透過軟體利用計算機數控,
可以在蛋型上彩繪圖案,可以直接繪製圖像、
拍照或直接導入設計,控制Egg-Bot。
還有不可思議的3D列印陶瓷,利用紅外線投射器記錄、
追蹤和藝術家拉坏過程的手部運動與姿勢,及時轉換至電腦螢幕上的3D圖像,
最後3D圖像轉換成圖型、圖標、圖像,
CNC機具將這些圖像切割至陶瓷盤子基座上。
設計好野國際當代海報展
印尼-「歌碧麗亞」我很中意的ㄧ張海報
跆拳道大賽海報,以跆拳人像做文字呈現
香港-潮流山水系列很幽默也很諷刺
香港-椅子書法系列,很喜歡這系列海報,鏗鏘有力
設計好野(體制不馴服),呈現國際當代海報展,
海報中多以社會體制、環境災難、種族、女性議題為出發,
也有商業廣告、文化活動、藝術活動等類別,
作品都來自「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的複本作品。
這次的海報設計非常多設計是我非常中意的,
無論是圖像表達、玩文字創作、技法表現都相當出色,
較特別的是來自台灣的陳育民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作品,
榮獲香港環球設計大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金剛經為靈感,
透過繫紅色緞帶的防毒面具,
呈現人們經過911後對戰爭與恐怖攻擊的歷史反思,
帶有LIFE字樣的緞帶則帶有哀傷意味。
還有陳永基的「塵默哀傷」入選香港海報年展,
擷取比利時現實主意畫家Rene Magrittel的作品,
以詼諧的手法表達人類帶來進步繁榮,
但廢氣、污染、灰塵的排放,也造成環境嚴重污染,
覆蓋了寧靜的生活,只剩下沉默、哀傷,面對這真實又灰芒芒的世界。
野生時代生存設計(環境不馴服),全世界都會面臨天災與人禍,
人民就該思考著這些環境變遷是否是我們造成的?
「野生」象徵從底層做起、從災後而生,
這次展覽來自國內外設計們面對資源匱乏、
災難過後這些野生處境下,展示他們不馴服的設計適應本能。
我們人類是破壞地球最大的兇手,
環境變遷、環境污染這些都是我們過度開發,
使得大自然無情反撲,我們是否要放慢腳步去反思、
去感受環境的顫抖,設計師透過各種不同形式、題材創作,
要我們沉思、要喚醒我們的意識,
我們是這麼無情在摧毀我們的地球,
我們是真該要好好與這這片土地好好對話了!
來自英國的Studio Swine創作「罐頭城市can city」
運用一台鑄造車,以回收當地餐館的廢食用油作為燃料,
當場融化鋁灌鑄模來完成一件藝術品,
不過買小政先生當場質疑這樣染燒鋁不是一樣造成空氣污染嗎?
好像是耶...所以買小政先生說這是教壞小孩的事情...
似乎不認同置樣的藝術品產生....
而另一件作品「海洋椅」是在海上利用撈起來的塑膠垃圾,
當場融化塑膠,用海水凝固,瞬間就變成椅墊、固定的四枝腳,
很嚇人的海洋塑膠垃圾每平方公里的海洋就有46,000塊塑膠垃圾耶!
「遇見一棵樹」會先認識她是周小蓮看過她的展覽,
分享給我「遇見一棵樹」的名片種子,
讓我有機會認識到這位創作者鄧今婷,
後來她募資要創作樹蠟筆,這次在展覽也親眼見到樹蠟筆,
好漂亮的蠟筆,暖色係的色調看了讓人充滿幸福與溫暖。
來自荷蘭美麗的珠寶手作是使用NewspaperWood材料製作,
NewspaperWood是由米克.梅傑發明的新材料,
將由木材製成報紙再次的回溯成為木材,這件作品好酷,
紙層斷面既然呈現像木材的紋路及年輪的質感,
有如真實木材的美感!
照片取自網路
來自英國的設計師的創作,超級喜歡這個理念,
設計師運用科技與古老技法結合,
把樹枝栽培、接枝雕塑成椅子、桌子、燈罩等等...
甚至你想像得到的東西,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
且大自然與工匠之間的結合,真的太棒了,
超喜歡這個點子這椅子比Ychir還要迷人!
還有許多很有意思的設計都是一在要人們喚醒環境,
如用舊布料做椅子;到高山撿垃圾為媒材,
結合動物刺繡,將精緻與垃圾並列討論;沙子作成碗....
也有讓我們認識生活更多帶來便利的物件,
如「指尖紅」給視障者無法直接獲得圖像訊息,
必須轉換點才能理解,
觸覺色彩溝通系統是可以把圖像訊息直接轉換成打凸紋理圖像,
透過觸摸方式讓視障者得知圖像的形狀及顏色;
尿袋隱藏褲,可為病患帶來便利,外觀跟普通褲子一樣;
種菜種子書冊、竹牙刷、外輕度智障者設計的烘焙工具等等....
今年的野設計確實展覽規劃的不錯,
另外的兩大主題就是看待在高雄時間長不長,
時間夠當然可以去逛創意大街收集印章,
聽演講、手作坊這些都需要提早報名,
只有一天的時間是不夠參與這兩項活動,
但已經很滿意這次的展覽加上跟駁二許多倉庫聯合做小展覽,
光這些逛完就已經沒有多餘時間去別的地方了....
但....回到家後一直念念著那些無法收集的印章,
於是我吵著要在去第二次收集章,
我家的買小政先生實現我的心願...
於是我們真的去收集印章了...
每個收集章的店家都會有配置一張逛大街的旗子,
還有一張插畫,插畫都會跟店家有相關連結,
且畫的都好有趣,插畫下會有解說,
還有一排小文字要你輸入號瑪,
應該是會秀出差畫者是誰吧?我沒有試...
抵達高雄先租腳踏車,騎著腳踏車在鹽埕巷弄找印章小店,
有些店家好熱情跟我們介紹他們的店家有多久的歷史、
問我們哪邊還沒蓋、怕我們找不到路很熱心指點路讓我們知道....
幾乎每家店都很熱情笑臉迎人對待我們,
我們這次集章活動意外收穫不少,
還找到不少好物、吃到不少好吃的東西,
蠻開心的集章活動,雖然沒有集滿整張,但已經夠滿足了!
開始想著要是明年設計節有參與是否要來高雄二日遊呀?
by the way
本來就計畫要去大樹舊鐵道橋,
集章活動是臨時去的,蓋完章後出發去舊鐵道橋,
好幾年前來過但沒有開放,舊鐵道橋是2013年開放,
踏上舊鐵道橋視覺真的蠻不錯的!好美好的一天!